自我
問﹕你都是用否定面來談這自我的「我」。難道它沒有正面的嗎?難道沒有任何「我」的體驗,是令人充滿喜悅,安詳和極樂的嗎?
答:透過內觀的修行,你將發現所有此類感官上的愉悅感是無常的;它們來了又消失。如果這個「我」真的享受它們,如果它們是「我的」愉悅感,那麼「我」一定多少能掌控它們。可是,它們只是生起而又滅去,不受我的控制。那裏有「我」呢?
問﹕我指的不是感官上的愉悅感,而是非常深的層次。
答:在那個層次,「我」是完全不重要的。當你達到那個層次時,自我就消融了。只有喜悅。那時「我」的問題就不會出現了。
問﹕好吧,不說「我」,讓我們說是一個人的體驗吧。
答:感覺意識在感覺;沒有一個人在感覺。事情就這樣發生了,如此而已。現在你認為一定要有一個「我」在感覺,可是在開始修持內觀以後,你將達到「自我」消融的階段。那時,你的問題將會消失!
為了約定成俗,是的,我們不得不使用像「我」或「我的」等等之類的字彙。然而,執取於它們,把它們當作是真實的究竟意義,將只會帶來痛苦。
問﹕我發現自己非常自我本位的,而且容易輕視別人。解決這個問題的最佳方法是什麼?
答:以禪修把它脫離出來。如果一個人的自我很強,他就會輕視其他人,貶低別人的重要性而看重自己。但禪修會自然地消融自我。當它消融時,你就不會再做傷害他人的任何事情。禪修吧,然後問題將會自動解決。
問﹕為什麼我總是在強化這個自我?為什麼我一直要去努力成為「我」?
答:由於無明,心有這樣的習性制約。但內觀能讓你從這種有害的習性中解脫出來。你不再只想到自己,你會學習為他人著想。
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
麥當勞曰:「我」是誰?我是什麼?我從何而來?要去哪裡?…
大哉問!
哲學、神學、文學、宗教…都在探討此問題。
人為何會傷心、難過、失眠、憂鬱、生病、犯罪、擺脫不了藥物、煙酒、毒品等等,也是因此而來。
搞懂了,「我」就海闊天空了。
參加過類似內觀的訓練,比較有機會「體會」自我的消融:箇中滋味是冷是熱是酸是甜,看別人寫的都不準,非得自己經歷過才知道。
之後才了解,原來,要除去「我執」不是很困難的事。
慢慢地知道,佛陀曰我,非我,是名我。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