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內觀中心回來,如果沒有改變,再怎樣口頭上對老師、師兄與法工的感謝都沒意思。
先按照中心的作息時間改變:四點起床,4:30靜坐,6:30用早餐,7:00開始工作,11:00用午餐,中午可午睡一小時以內。過午不食(剛開始不習慣者可在17:00吃一個水果),20:00再靜坐一小時,21:00準備要睡覺了。目前分類:靜坐與內觀 (32)
- Mar 20 Fri 2009 08:05
改變
- Mar 17 Tue 2009 08:31
轉貼:台大孫維新教授是對的
- Jan 23 Fri 2009 22:18
靜坐儒家--陳白沙
介於宋儒陸象山與明儒王陽明之間的大哲學家陳白沙,相形之下鮮為人知….白沙所扮演的角色,可以由黃宗羲的介紹看出端倪:「作聖之功,至先生(指白沙)而始明,至文成(指陽明)而大成。」
白沙在未晤證前,自己論述「未得」是指未得「此心與此理」,直到靜坐後才有所得、有所見,而動見了自己的「心之體」、心之本體──理,他說:「所謂未得,謂吾此心與此理。….惟在靜坐,久之,然後見吾此心之體」。在體證的過程中,「人欲日消,天理日明。」此時,體道者便可一面肯定「道在我矣」!一面又可看出道的奧秘與神秘感。…..
- Jan 22 Thu 2009 21:22
拙火
阿扁在獄中收到修習拙火的書籍, 祝福他有正確的學習過程與結果!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- Jan 22 Thu 2009 21:18
誠實
問:在我的職業中一定會不誠實;我也不能換別的職業,因為那會造成很大的不便。怎麼辦呢?
(葛印卡)答:修習內觀,你的內心將會變得強大。現在你是你自心的奴隸,你的心不斷地強迫你去做不想做的事。經由修習內觀,你會有足夠的心力,而很容易地就從中解脫;然後你會找到別的職業,找到一個對你有益、也很健康的職業。
- Jan 22 Thu 2009 21:13
法
當某人開始強調印度教的法時(麥當勞註:此處對照上下文,亦可套用佛教、耆那教、回教、基督教、錫克教),他就不再重視「法」了(麥當勞註:含引號的「法」指的是內觀的法、實相的法)。印度教的法和它所有的儀式、儀軌、典禮、外在形式對於這個人來說,變得更為重要。他遵循如儀也覺得自己是個依法實踐的人。同樣地,假如某人注重回教的法,錫克教的法或佛教的法,他也會覺得他是個依法實踐的人。這個人可能連一點「法」的概念也沒有,因為他的心中一直充滿著不淨,充滿著負面心態。當一個人只因為已遵循了他的儀式或宗教典禮,只因為他已經到過寺廟、去過清真寺、去過教堂或去過錫克教的寺院,只因為他已念誦了這個、或念誦了那個,就覺得他自己是個依法實踐的人;這是多大的錯覺啊!我們到底怎麼了!這派別亦是到底要我們帶到哪裡去啊?把我們遠遠地帶離了「法」。
對於「法」的判斷標準應該是:「我的心是否越來越清靜呢?」遵循特殊的儀式、儀軌或宗教典禮並沒有錯,去清真寺或寺廟也沒有錯。但是一個人應該不斷地檢視自己而明白:「遵循這些儀式、宗教典禮讓我的心變得清淨嗎?我是否漸漸地從憤怒、憎恨、惡念、敵意、激情、自我當中解脫出來呢?」若能如此,那麼是的,這些形式是非常好的。…..
- Jan 08 Thu 2009 09:37
轉貼: 如何静坐视频(南懷瑾示範)
- Jan 07 Wed 2009 11:32
轉貼: 如何修證佛法
終於找到一本融會練氣,養生,健康,打坐,學佛,修身養性的好書. 感謝功友黑貓的分享!
如何修證佛法 南懷瑾 http://www.quanxue.cn/CT_NANHUAIJIN/FOFAINDEX.HTML
- Jun 07 Sat 2008 13:46
靜坐是過程與目標
前幾天在阿南達瑪迦,看了幾本大師寫的書,有一位印度上師每天靜坐14小時。記得靈鷲山的心道法師31歲時,每日禪修靜坐18小時以上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