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國《時代雜誌》二十世紀百位最有影響力的人物之一:瑞秋.卡森
http://205.188.238.181/time/time100/scientist/profile/carson.html
Before there was an environmental movement, there was one brave woman and her very brave book
今天在誠品信義店書架上,看到了大學同學高子梅翻譯的 ”瑞秋.卡森-自然的證人”。
誠品在生態與環保方面的書很少,這對於常掛嘴邊要愛台灣的的作者、讀者,都不是個好現象。
從何時開始,我關心起環保了?
做環保是很不方便的inconvenient(借用高爾的電影片名),但是不做環保的代價卻也是很不方便的!
1962年,瑞秋.卡森女士《寂靜的春天》一書甫在美國問世,立即引起熱烈的爭議及迴響,繼而成為轟動全球的鉅著。
四十多年來,卡森女士的先知與遠見早已獲得証實,《寂靜的春天》更在世界環保風潮中佔有相當的地位,她啟發了後來成立的各種環保團體,如綠色和平組織等。這本跨世紀的環保經典代表作,隨著全球環境日益惡化而亦趨重要。
由於她的警示,DDT的濫用因此得到重視,
諷刺的是,瑞士化學家Paul Hermann Müller因為研究DDT,可以控制與消滅某些傳染病的病媒,獲得1948年諾貝爾獎。
二次大戰期間美國大兵是排隊由醫護兵在皮膚上直接噴灑DDT,以消滅惱人的蝨子。(現在我們會認為那時候的老美是否頭殼壞去?)
DDT曾經是被農業飛機大規模從天而降灑到農田裡;
越戰時,這招還被老美用來噴灑到北越田園裡,逼迫藏身其間的越共出來:原來DDT可以殺蟲,也可以殺人。
1972年,DDT在美國被禁止使用
因為她對環保運動的貢獻與勇氣,美國《時代雜誌》將瑞秋.卡森女士列入二十世紀百位最有影響力的人物之一。
在我出生那年的今天(4月14日),瑞秋.卡森因癌症病逝。,是否跟環境污染有關,不得而知。但是這四十多年來,她所重視的問題得到解決了嗎?
DDT的不良後果比較快看到,但是它的”變形兄弟”,在化學工廠的不斷精進研發之下,已經不會那麼快速讓人造成傷害了;現在,取而代之的是"慢性中毒",三不五時要去找醫生看各種奇怪的疾病。
因此,今天情況更加嚴峻:台灣在農藥、抗生素、生長激素、環境賀爾蒙、合成洗劑的萬箭齊發之下,毒害造成複合污染,因而導致的健康問題,還沒有受到重視。民眾只知道不舒服去找醫生,卻不知因為不會自己照顧好身體,所以才讓醫生有錢賺啊!
像我這樣十年不生病的人變多的時候,首先衝擊的是醫生與醫療院所。
"醫學已經進步到不再有人健康了。 "
───著名文學家赫胥黎Aldous Huxley