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祖說每一個人都有佛性,未來也都是佛。照理說我們是應該待在天上的,為何你我會落入凡間?
必定有什麼使命才來人間:透過與人們(僧)一起修持,在釐清愛欲情仇、生離死別之後,慢慢找到答案。
若不需其他人,可以獨善其身,若非可以獨來獨往、天上的神佛;不然就是此生已經修成正果、成佛了。
因為大乘佛教的理念宣揚,許多人對於「度人」都有獨特的看法,甚至於很喜歡「度人」,每當看到別人做的事不如自己的意,馬上就會「不吐不快」,下起指導棋。
不趁別人詞窮、發愣、失誤、輕忽、無明….之際,指導他一下,如何能顯現出我的聰明才智、高人一等?
但是,誰會在佛祖面前伶牙俐齒、反應敏捷、頭頭是道、嘴角全波、「不吐不快」,表現出自己聰明絕頂、超凡入聖?
~~他是佛呀,那輪到我們說話的份?
佛祖說,每個人未來都是佛。不就是要我們尊敬每個人,跟尊敬他老人家一樣嗎?
跟任何一個人相處,在一起都不是為了「度對方」,不需要教或念對方。相反的,每一個出現在眼前的人,都是為了「成就我」今生的功課而來。
~~是哦? 那對方就沒有功課嗎? 我也是為了他而來,為了要幫助他脫離苦海(為了要讓他改善健康、為了要讓他跟上時代的腳步、為了要讓他早日振作…),所以我要唸他、教他、指導他才行。
不論一個人多麼沒知識、沒文化、沒水準、生活習慣多差,我們都沒資格教導他,我們能做的就是「讓他去」,他就是要按照在天上計畫好的藍圖,來這一生做功課、依照自由意志, 自行體悟的。
沒有一個菩薩會告訴你:「我是菩薩,所以你要聽我的。」
菩薩不現身,除了是避免「亂了套」;也因為凡人會需索無度,過度依賴菩薩。
以前覺得父子騎驢故事中,這對父子沒事帶隻驢出門找罵挨,真是沒事找事。
現在覺得,路人甲、乙、丙、丁出意見者,才是煩惱的起源。不論這四種人的動機是什麼,看事情的角度本來就很多,條條大路通羅馬,怎麼走都好。除非這對父子迷路了,在問路時,剛好問到我們,我們當然要知之為知之,以自己走過的經驗,據實以告。
佛祖那麼有智慧、也有錢有權,為何不辦一個「佛法學校」,宣揚佛法?
為何不是大張旗鼓、大做廣告:「嘿,世人呀,趕快來呦,我有一個好方法可以離苦得樂哦,快來聽我說明,快來啊!」
卻是選擇自己出家,一邊靜靜地每日托缽、打坐、修行;另外一邊撥出許多時間,慢慢傳法,讓想要學習離苦得樂方式的人自行前來?
佛祖從來沒有把「度盡天下蒼生」的宏願當成己任。
佛祖除了教人離苦得樂、跳脫輪迴的方式之外,其他時間很少講話,更沒空去下指導棋的。
無人請「法」,則無需說「法」。
金剛經說道:「無可度之人」是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