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0年在大陸電視廣告第一次看到「腦白金」產品,知道這個訴求讓老人家頭腦清晰、晚上好睡的,是大陸當時已經十分火紅的保健產品。
06年到浙江一代考察大陸保健食品原料市場,了解到其創辦人史玉柱是個行銷天才,在他的商業頭腦下,讓這個其實是十足安慰劑的產品,成了全中國水果攤、柑仔店都一定要擺出來的商品,其廣告詞「今年過節不收禮,收禮只收腦白金」:逢年過節,遠地打工返家的子女,回到家鄉一定要順手拎幾盒「腦白金」回家孝敬父母。
「腦白金」一年花好幾個億在電視廣告上,加上大陸媒體限制就像從前台灣三台時代,只要能上廣告一定有效,上述的形象【腦白金=孝順】完全是用錢砸出來。
當時我有一個數據是,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保健食品買來不是自己吃的。
一個原則是,這些產品就像吃米飯,絕對沒副作用、不會有毛病、吃不死人。
做子孫的總不能送長輩「一鍋白飯」吧?!
於是,孝心=禮品=保健食品(爸媽,我很關心您的健康哦!)=節日吃飯。
台灣現在也有這個傾向,白xx、桂x,這些大廠目前越來越多的產品都是用「孝順」做訴求。
我們家的櫃子裡塞滿了許多這些產品,在子女女婿媳婦孫子輩的孝心下,又是甚麼「活靈芝」、「養氣人蔘」、「雞精」…我發覺朋友間有這種情形的不在少數,認真一點整理之後,就會發覺櫃子裡的東西有些都已經過期,不是吃不完,就是長輩捨不得吃,就這樣一直收藏著,提醒著長輩那些產品是子女的孝心。
在廠商有志一同努力下,子女陪伴長輩的時間,可以用金錢、或購買一頓豪華大餐、或購買一個禮品/保健食品轉化:時間=金錢=孝順。
長輩真正健康的問題,就交給無所不在、各地都有健保的醫療院所。
我們知道只要把目前餐桌上的食物給出去一半,就會更健康(但通常我們為了去找醫生而把另一半多餘的食物給吃下肚子裡!)但我們跟長輩聚餐時總是不由自主地會多點一些,希望長輩能多享受一些美食的愉悅。
我們也對於保健食品的效果心知肚明,但又無法用其他更好的方式取代我們的心意。
雖然無奈,但這就是時代演進,就是趨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