門口斑駁的"太陽"字樣提醒我們,這裡以前曾經是小朋友教育園區


一進入園區左側,一排荒廢的屋舍待整理



再往前還有幾間也是荒廢的屋舍與籃球場

 

google二篇2003年阿南達瑪迦的斷食資料,得知在玉井斷食營隔壁,有在網路大做廣告的【 蘇 老師斷食營】, 蘇 老師當初是阿南達瑪迦玉井斷食營的負責老師。 蘇 老師目前開在阿南達瑪迦玉井斷食營隔壁,打擂台、隔岸叫陣意味濃厚。

雖沒見過他,但我 相信蘇 老師也應該是人格特質很不錯的人,當年才有資格在阿南達瑪迦指導斷食。

而且,看網路上資料,目前【 蘇 老師斷食營】經營得還不錯。

姑且不論他為何離開阿南達瑪迦,自創門戶?   像他這樣的個體戶,竟然做得比有組織性的阿南達瑪迦還好,阿南達瑪迦就有成長與自我策勵的空間。

 

另外一個例子,是同樣來自印度的內觀中心,雖然經費不多,也不對新生收取任何費用,每一期的指導老師可能不同;服務志工們也不同。每一期都會從舊生中徵求有空的發心志工,將伙食、清潔、住宿、管理等項目分工好。(如最後一天,學員可以講話了,一出禪堂來,立即看到多位新的一日志工,在各檯面服務學員。)

這樣,就有組織、有管理、有傳承。

 

而玉井斷食營,我看到的是辛苦的 沈 老 師與鍾 老師,全程「校長兼撞鐘」。

我覺得可以幫助成千成萬人的【阿南達瑪迦玉井斷食營】,如今只有少數人體會到其好處,真是可惜!

老 師與鍾 老師這樣子孤軍奮戰,又能支撐多久?   萬一彈盡援絕時,又該如何?

老天為何讓這塊璞玉蒙塵?

缺人、缺經費之外,還有什麼原因?

據了解,阿南達瑪迦全省各地道場,自己經營自己的,似乎這是讓他們無法利益更多眾生的原因之一。

當然,一般人把瑜伽當做「功法」,而較不注重「心法」,也可能是阿南達瑪迦在台灣會員數停留在四位數的原因吧?

玉井營區可以做的,就如同「廣論」在雲林的有機園區般,可以耕作、生產、示範、教育、統合全省信眾(會員)。

阿南達瑪迦創辦人不在了;「廣論」創辦人日常法師也不在了,但「廣論」後續經由企劃中心運作,在有機界與佛教界,都發展出令人刮目相看的成績。他們透過商業行為與機制,創造出利潤,讓許多農民與有機業者可以過生活;眾多信徒可以有地方免費上課(學員上了幾堂課之後就是廣論的隨喜傳法者);還可以放心購買有機產品,實踐對萬物、眾生、地球、子孫的的慈悲。

我相信當初「廣論」這些企劃者曾面臨其他人挑戰「利益」「權力」與「迴避」的問題;阿南達瑪迦如果要匡復創辦人的理想,也會碰到不少阻力。

 

最近看「了凡四訓」,對於「善」的實踐有一些舉例,比較能了解「善」其實差別甚大。

就看阿南達瑪迦有無出幾位能為眾生、存真善念者,有大智慧去整合內部,進而好好利用其資源,發揚光大,利益眾生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waylon9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