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 懷瑾 先生在兩岸做不少善事,也為許多人講過許多年的課,但他一直不要人叫他老師,要人叫他南先生就好,不是他沽名釣譽,而是他覺得這樣就好。

林孝宗教授推廣自發功,他從來沒有要當這 方面的 老師,因為人人皆可自己學習。

 

中國人對於尊師重道極度重視。若說人生的面相有10種,古代要為人師表,至少要在其中7~8都有60分標準,而專業的部分只有1~2種是達到90分的,想要學習的人可以就此部分就教,但在其他原本不打算學習部分,至少老師還有60分功力,學生可能也可以發覺到,如果學生在此部分完全不懂,還能就近學習、觸類旁通。

現代人分工太細,只有1種人生的面相有達到90分就可以為人師表,其他部分就算全部不及格也沒關係,因為學生是為了其專業的部分而來。

這樣就產生一個問題,老師的言行舉止或呈現出來的樣貌偶爾會遭受某些質疑:「老師,您不是在教民俗療法嗎,怎麼還在抽菸?」、「在教兩性 關係的 老師結果是單身或失婚者」、「在台上教營 養的 老 師或 博士體形臃腫」、「教人買賣股票的分析師自己還是無殼蝸牛?」、「指導有機食品的老師生活習慣上卻很不環保」、

 

這些年頭急於尋求好師父者太多了,所以一個身心靈成長的追求者,可能在幾年間拜過好幾個師父,日後因為感覺變了、不再喜悅了,或是課程結束了,都會結束一段師生關係,就像補習電腦課、外語課、插花課、芳療課、游泳課、算命課、理財課等技能方面的課,結束就結束了。

但身心靈的課程,師生關係會維繫長一點,如瑜珈課、太極課、氣功課、靈氣課

還有一種不是去上課但會尊稱一聲 師父或 老師的,就是宗教方面或者是修身養性、心靈方面的聊天或研習。

另外一種雖無 師父或 老師之稱,但稱其為某某師兄/師姐,事實上大家都認為他/她是老師,在那個團體中意見與想法不是多元的,唯有他/她話說了算。

 

現代人失落感在於沒有名師可以依循了,過去匪夷所思,一國之君連續二位都在下野之後一位叛黨,一位叛國,今天的請益之旅明天可能成為探監之行,更不用說一些所謂宗教大師偶爾傳出離經叛道之事了。

 

真蓆道場一直以來不欲設置「老師」,因為沒有人覺得夠資格當那個職務或有那個職稱。頂多就是剛開始時給點啟動的說明,之後幾位同好可以在一起團練分享一些經驗而已,不必像其他功法,必 須 老師教而學生依樣畫葫蘆。沒有人可以預料另一個人的氣會怎麼跑?靈會怎麼動?每個人體質不同,後來的路數不同。

佛陀曰:「汝等比丘,知我說法,如筏喻者。法尚應捨,何況非法。」不論是老師或是他說的法,目的是要帶我們到智慧的彼岸,我們當然要努力修習,一旦完成學業到了彼岸,智慧是自己的,自當捨棄老師傳授的法,忘了老師的「教誨」,忘了老師。是的,佛教與禪宗就是這樣無情,這樣殘忍,沒有這樣無法明心見性。只要有偶像就無法找到真我、獲得智慧。

然而, 莫忘 老師教導之恩。

除了到達彼岸那時,都不應鄉愿。

試想,我如果有一群學生跟我學習數年了,老是不求上進,貪嗔癡嚴重,但對我的指導一直很感念,也一直對外說「感謝師恩」、「恩師教導」。觀察到這群學生言行的人們心中對我這個「恩師」真的會很欣賞嗎?還是會存疑「你們那個團體不曉得在搞甚麼」?

感謝與感恩是不同的,隨著一些宗教團體倡導「感恩」,一般人也懂得這樣說,常掛嘴邊。

朋友幫忙我照顧2天小狗,那是感謝,無恩。

一個人或團體對我的付出,讓我在身心靈方面得到成長進步,我原先是零分或不及格,現在經過恩人的加持,我已經及格了,知道自己過往的落後程度。有感念於對方願意用那樣幾近滿分的程度,不嫌棄我,灌溉我這棵當初的小樹苗,現在可以不用對方的加持就可以經得起風吹日曬根莖茁壯、枝葉茂密。

這樣是感恩。

 

萬一我是那一個扶不起的阿斗,是屬於朽木不可彫也,「宰予晝寢」的同類呢?我還是要感念師恩怎麼辦?

如果當年宰予這樣的學生多了幾位,盡管孔子一向有教無類,人家不免會懷疑孔子的教導功力,到底行不行?你們那個團體不過就是彼此間互相標榜吧!?

麥當勞曰:知道自己是會晝寢的「宰予」,就把感念師恩放在心上。等到我們有達到郭董、林董或魏導、x把刀的級數,我們再來敲鑼打鼓,感謝當年培育我們的恩師吧!

這樣對老師好像冷冷的,太不敬了吧?

麥當勞曰:一個真正足堪為人 師表的 老師,是不在乎學生怎樣稱呼他、讚揚稱頌他、有無忘了老師。好老師在乎的是,學生有無改變氣息、有無向上心。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waylon9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